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71

171.这时,只见一

171.这时,只见一片乌云从高处朝东方降落;在降落的过程中,它逐渐变得明亮,并呈现出人的形式,最后变成一束火红的光,被同样颜色的小星星所环绕。主便以这种方式在正与我交谈的灵人面前显现。那里的所有灵人都从四面八方聚集在祂面前;当他们到来时,善者便与恶者分离,善者往右,恶者往左,并且这个过程立刻完成,好像是他们自动的。往右的灵人照其良善的品质被排列,往左的灵人照其邪恶的品质被排列。然后,善者被留下来形成天堂社群,而恶者则被投入地狱。

后来,我又看见这束火红的光深深降至这个星球的低部。这时,它一度显为趋于亮白的火红,一度显为趋于昏暗的亮白,又一度显为黑暗。我被天使告知,这种表象是由住在该星球低部的居民接受出于良善的真理和出于邪恶的虚假造成的。这束火红的光本身肯定不会经历这些变化。他们还说,这个星球的低部既有善者居住,也有恶者居住;但他们都被分开了,好叫恶者能被主通过善者掌控。他们补充说,善者时不时地被主提入天堂,他们的地方便被其他人占据,这一过程如此反复进行。

随着这束火光下降,善者以同样的方式与恶者分离,一切事物都恢复次序。因为恶者耍弄各种阴谋诡计进入善者的住处,并攻击他们。这就是那次来访的原由。随着下降逐渐变得明亮并呈现出人的形式,然后变成一束火红之光的那团云是一个天使社群,而主就在这天使社群中间。这使我得以知道主在福音书中所说关于最后审判的话是什么意思:

祂要与天使带着能力,满有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30;马可福音13:26;路加福音21: 27)

属天的奥秘 #1420

1420.“你要成为

1420.“你要成为一个福源”表示一切事物都来自主,无论总体还是细节,或说每一个事物都来自主。这从“福源”的含义清楚可知。“福源(译注:经上或译为祝福,洪福等)”论及一切良善;在外在意义上论及肉体、世俗和属世的良善,在内在意义上则论及属灵和属天的良善。“成为一个福源”就是成为一切良善的源头和一切良善的给予者。这话绝无可能是指着亚伯兰说的;由此也清楚可知,“亚伯兰”代表主,唯独主是一个“福源”。后面指着亚伯拉罕说的话也是如此:
亚伯拉罕必定成为一个又大(人口)又多的民族,地上所有的民族都必因他得福。(创世记18:18)
论到以撒:
地上所有的民族必因你的种得福。(创世记26:4)
论到雅各:
地上所有的宗族必因你和你的种得福。(创世记28:14)
谁都能清楚看出,民族不可能、也没有因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以及他们的种得福,而是因主得福。这在诗篇中说得很清楚:
祂的名要存到永远,祂儿子的名要在太阳面前恒久;所有民族都要因祂得福。(诗篇72:17)
这论及主。又:
你使祂成为永久的洪福。(诗篇21:6)
这也论及主。耶利米书:
列族必因耶和华蒙福,也必因祂荣耀。(耶利米书4:2)
从这些经文清楚可知,“一个福源”表示主,当主被称为“一个福源或洪福”时,它表示一切属天和属灵事物皆来自祂,这些事物唯独是良善;它们因唯独是良善,故唯独是真理。因此,属天和属灵的良善存在于属世、世俗和肉体的良善中到何等程度,后者就在何等程度上是良善,并“得福”。

属天的奥秘 #1921

1921.“在你眼里

1921.“在你眼里怎样好,你就怎样待她吧”表示绝对掌控。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就内义而言,这句话代表和表示主凭自己的能力战胜、征服并逐出潜入这第一理性的遗传之恶。因为如我所说的(1893, 1895节),主的理性心智从作为父亲的内在人,也就是耶和华成孕,从作为母亲的外在人出生。凡从外在人出生的东西都拥有遗传元素在里面,因而也带有邪恶。这种东西就是主凭自己的能力战胜、征服并逐出,最后变成神性的东西。祂凭自己的能力如此行,这一点从本节经文的每一个细节清楚看出来,如经上说“你的婢女在你手中”,这表示祂将这理性置于祂的掌控权之下;现在说“在你眼里怎样好,你就怎样待她吧”,这表示对它的绝对掌控;接下来又说“撒莱羞辱她”,这表示征服。
这些话是对代表直觉真理的撒莱说的,主自己拥有直觉真理,并基于直觉真理思考,如前所述(1904, 1914节)。这真理赋予祂对理性心智,以及对作为外在人一部分的属世心智的绝对掌控。一个基于直觉真理思考,并从神性良善感知(这良善也是祂的,因为它是父的,祂没有其它灵魂)的人,必然凭自己的能力行事。祂因凭自己的能力征服并逐出祂的遗传之恶,故也凭自己的能力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因为一个是另一个的结果。
从耶和华成孕的那一位除了耶和华之外,没有其它内在,也就是没有其它灵魂;因此,就其真正的生命而言,主就是耶和华自己。耶和华,或神性本质无法像使后代成孕的人父的灵魂那样被分割。这后代越远离父亲的形像,就越远离父亲,并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远离。这就是为何父亲对孩子的爱会随着孩子长大而减弱。但主不是这种情况。随着祂长大,就人身或人性本质而言,祂不是远离,而是不断接近,直到实现完美的合一。由此清楚可知,祂与耶和华父是一样的,如祂自己所清楚教导的(约翰福音14:6, 8-11)。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